一男子病危期間留下一份遺囑,對家中房產進行處分。該男子去世后還不到3個月,其母親和妻子就走上了法庭,爭執的原因就是這一紙遺囑。
2004年1月10日,諸強(化名)不幸因病去世,留下了為數不多的一筆存款和6間舊平房。喪事辦完后,諸的母親陳云花對兒媳婦周霞說,“小強臨走前,說我也老了,沒啥收入來源,你們舊平房有4間歸我,余下的2間歸你”。
周霞聽聞此言非常不解,她稱,從沒聽說過丈夫在去世前留下什么遺言或遺囑,即使有遺囑的話,“這樣瓜分我們家的財產,我也不肯”。陳老太只得拿出兒子的遺囑,周霞也承認遺囑確實是丈夫諸強所寫,但她認為丈夫事先并沒和她商量過,也沒有權利處分他們的房子。諸強去世的陰影還未揮去,同年4月,他的妻子和母親卻走上了法庭。
陳老太說,諸強的6間平房雖然是婚后所建的,但她當時也出了一大筆錢。“兒子把房子的多數分給我這個老太,說明他沒有忘記,當時蓋房子時,我對他們的資助。”因此,陳老太說兒子的遺囑是合法也是合理的。然而,兒媳婦的說法卻與陳老太截然相反,“房子是我們結婚后建造的,是屬于我們的共同財產”,諸強一人沒有權利處分這些房子。
溧水縣法院審理后認為,公民有權立遺囑來處分其個人財產,但不得處分他人財產。諸強和妻子周霞所建的6間平房,系夫妻兩人共同財產,諸強和周霞對此各有一半的所有權。因此,諸所立的遺囑屬于部分無效。法院依據我國的《民法通則》和《繼承法》的規定,判決陳云花和周霞各得3間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