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兄弟姐妹是一件十分令人艷羨的事情,可以一起成長,一起分享父母的關愛、共同承擔闖禍時的責罵,他們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最溫暖的存在。可是讓人無奈的是,昔日里手足之情,在長大成人,父母去世后紛爭遺產(chǎn)時卻顯得那么的冷漠。為了利益真的可以手足之情都可以不顧嗎?
1978年5月,家住吉州區(qū)竹筍巷的劉鋒與王梅再婚。二人牽手之前,四十出頭的劉鋒已與前妻生下劉強、劉東、劉民三個兒子。而王梅,也與前夫育有王心、王羽一雙兒女。或許是都擁有一段失敗的婚姻,所以當幸福再次來臨時,他們也格外珍惜,一起開啟了一段新生活!令人欣慰的是,重組家庭的矛盾并沒有在他們身上發(fā)生,彼此的兒女也都十分祝福這段婚姻。簡單幸福在這個大家庭中演繹。
然而幸福終究還是有離去的時候。2013年1月,王梅因病離開人世。同年8月,劉鋒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劉峰在自己離世前,為防不測,當著劉強、劉東、劉民三兄弟的面,將兩老的存折、房產(chǎn)證等財產(chǎn)交由小兒子劉民保管,這看似尋常的舉動,卻為日后兄妹反目埋下了矛盾隱患。
老人去世后,劉民便依父親生前所托料理后事。可是由于劉民并沒有明確賬目、資金的使用流向,他的兩個哥哥以弟弟濫用遺產(chǎn)、賬目不明的理由,提出對父親及繼母的遺產(chǎn)進行分割。三人因此鬧得不可開交,無奈之下,劉強、劉東一紙訴狀將劉民告上法庭,要求按照法律程序來解決矛盾。吉州法院受理該案后查明,王梅的女兒王羽曾先于二老過世,王羽的女兒彭某有權代位繼承王羽本應繼承的遺產(chǎn)。于是,該院以彭某和王心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為由,通知二人以共同原告身份參加訴訟。
開庭當天,承辦法官翻開了一件特殊的證據(jù)——“老父親”劉峰的日記,上面詳細記錄了劉峰晚年的生活瑣事、賬目花費、所思所想。“我寫下遺產(chǎn)處理方案由兒輩們商辦,財產(chǎn)大家都有份,不要反目為仇……”庭審時,當法官讀到以上話語時,原、被告無不動容,旁聽席也傳來低聲抽泣。
案件的突破口和糾紛的化解路徑也漸漸清晰,庭后調節(jié)工作隨即開展。最終,在承辦人員在承辦法官的調解下,達成了劉鋒留下的房產(chǎn)歸王心所有,后者則按總價33萬各給付其余各人6.6萬元,劉鋒的撫恤金則由其三個兒子各得一份的調解方案。
滬律網(wǎng)上海遺產(chǎn)繼承律師提醒大家:金錢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誠如我們心中都明白的道理:感情是沒有辦法用金錢換來的。因為一時利益的誘惑,彼此撕破臉皮爭財產(chǎn),或許能夠達到你心目中的金錢愿望。但是,當你老了日后回想,你該如何面對從幼年開始就朝夕相處的回憶,那樣溫暖的手足之情就因為你的一時沖動變成了冰冷的隔閡!來世一遭,無法帶走什么,別為了一時的利益,破壞了手足之情的溫暖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