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逃避對殘疾前妻黃秀琴的扶養義務,一男子不但停止支付扶養費,還將自己的房產送給他人。無奈,前妻將前夫告上法院。
2006年7月,冉雄輝到南丹縣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與共同生活了8年的殘疾妻子黃秀琴離婚。經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如下協議:1、雙方同意離婚;2、夫妻共有的2套房屋各分一套;3、冉雄輝每年付給黃秀琴7200元扶養費。冉雄輝預支黃秀琴1年扶養費后,法院制作了調解協議書,2人簽收后結案。
2007年,冉雄輝沒有按約支付扶養費,黃秀琴多次催促,冉雄輝只給了3600元,并明確表示今后不再支付。2008年4月,黃秀琴再次催促冉雄輝支付扶養費。冉雄輝聲稱沒錢,還說已把房子贈送他人。黃秀琴調查后證實,冉雄輝確實于2008年2月15日將房屋過戶到了他姐姐冉昕萍的名下。
2008年7月,黃秀琴到南丹縣人民法院狀告冉雄輝、冉昕萍,要求法院撤銷冉雄輝的贈與行為。今年1月13日,法院審理后認為,冉雄輝為了逃避履行對殘疾前妻的扶養義務,將自己的房產送給他人,其贈與行為無效,遂判決撤銷冉雄輝對冉昕萍的房屋贈與合同。
冉雄輝與冉昕萍不服,向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5月4日,河池中院審理后維持原判決,駁回了冉雄輝與冉昕萍的上訴。
★法理評析★
我國《合同法》第74條第1款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本案冉雄輝與黃秀琴離婚后,依據法院生效調解書的約定,負有扶養黃秀琴的義務。冉雄輝將房產贈與給姐姐冉昕萍,致使自己無法履行對黃秀琴的扶養義務,損害了黃秀琴的利益。因此,黃秀琴依據上述規定,要求法院撤銷冉雄輝贈與房屋的行為,獲得了兩級法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