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我與妻子感情破裂,預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我要求分割妻子名下的單位補貼的住房公積金,想知道這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我能否分割?
律師回答:法律規定,夫妻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間,由一方所在單位代扣代存的住房公積金,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因此,你有權利要求分割。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17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1條第二項規定,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屬于《婚姻法》第17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據了解,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國家取消福利實物分房后,為促進住房資金的積累、周轉和政策性抵押貸款制度的建立,轉換住房分配機制,提高職工解決自住房的能力等而在全國建立和推廣的一種新制度。由于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工資收入、福利分房等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因此,在此期間所得或者應得的住房公積金與住房補貼,同樣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也許有人會產生疑惑,若未購買、建造、修理房屋,公積金則無法支取,不能實際控制的公積金如何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對于這個問題,不妨換一個角度考慮:若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動用公積金等住房資金購買了房屋,該住房無疑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而住房貨幣化的資金,與工資等收入的職能相同,對婚姻家庭基本生活起著保障的功能。因此,儲存在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的公積金雖然未實際取得,但無疑是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應當取得的,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在離婚案件處理中,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的住房公積金與住房補貼,只能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和應得的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之外的,則屬于個人財產,歸個人所有。因此,分清資金取得的時間是當事人舉證的關鍵,也是法院審查的重點。在審判實踐中,對于住房補貼與公積金的處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對于雙方都尚存有住房補貼或公積金的,計算出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各自尚存的資金總額,通過折抵的方法,由一方給予另一方差價補償,使雙方所得資金相當;對于僅有一方持有住房補貼與住房公積金的,則直接予以各半分割。鑒于住房補貼與住房公積金的提取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因此,法院可以判決當事人以現金折價款的方式來直接承擔給付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