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摘要】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不屬于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的范疇,且與《物權法》、《繼承法》、《房屋登記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相抵觸,不能成為房屋登記主管部門不履行房屋登記法定職責的依據。
原告:陳XX。
被告:南京市江寧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原告陳XX因與被告南京市江寧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區住建局)發生不履行房屋登記法定職責糾紛,向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原告陳XX訴稱:南京市江寧區雙龍大道**號某某花園A組團23-201室住房原為曹XX所有。2011年5月23日,曹XX親筆書寫遺囑,將該房產及一間儲藏室(8平方米)、以及曹XX名下所有存款金、曹XX住房中的全部用品無條件贈給陳XX。后曹XX于2011年6月22日在醫院去世。2011年7月22日,原告經南京市公證處作出公證,聲明接受曹XX的全部遺贈。2011年8月3日,原告攜帶曹XX遺囑、房產證、公證書等材料前往被告下設的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過戶手續被拒絕。2011年10月10日,原告向被告提出書面申請要求被告依法為其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被告于2011 年10月27日書面回復,以“遺囑未經公證,又無‘遺囑繼承公證書’”為由不予辦理遺產轉移登記。綜上,原告認為被告強制公證的做法,與我國現行的《繼承法》、《物權法》、《公證法》等多部法律相抵觸。故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確認被告拒為原告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行為違法,責令被告就該涉案房屋為原告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
原告陳XX提交如下證據:1.曹XX所書《我的遺言》,證明曹XX將涉案房屋遺贈給原告;2.曹XX身份證及戶籍信息證明復印件各1份,證明曹XX的身份;3.江寧房權證東山第J00043260號《房屋產權證》、寧江國用(2006)第19372號《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各1份,證明曹XX對遺言中所涉及房產有合法處置權;4.編號為 0000974號《證明》1份,證明曹XX已過世并被安葬;5.南京市南京公證處出具《公證書》1份,證明原告已聲明接受曹XX的遺贈;6.房產分層分戶平面圖、取號單、發票各1份,證明原告前往被告處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并辦理好配圖手續及交納費用,但是被告拒絕為其辦理的事實;7.《關于辦理過戶登記的申請》及國內特快專遞郵件詳情單各1份,證明原告向被告書面申請辦理過戶登記的事實,證明被告回復無法為原告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9.南京師范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意見書1份,證明曹XX所書《我的遺言》是其本人書寫,是其真實意思表示;10.曹XX的死亡醫學證明書1份,證明曹XX于 2011年6月22日在南京市第一醫院腫瘤內科病房去世的事實。
被告區住建局辯稱:根據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以下簡稱《聯合通知》)第二條之規定:“遺囑人為處分房產而設立的遺囑,應當辦理公證。遺囑人死亡后,遺囑受益人須持公證機關出具的‘遺囑公證書’和‘遺囑繼承權公證書’或‘接受遺贈公證書’,以及房產所有權證、契證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處分房產的遺囑未經公證,在遺囑生效后其法定繼承人或遺囑受益人可根據遺囑內容協商簽訂遺產分割協議,經公證證明后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對遺囑內容有爭議,經協商不能達成遺產分割協議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房地產管理機關根據判決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而本案原告陳XX僅依據曹XX所立書面遺囑為依據提出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申請,該遺囑并未經過公證,且原告也未提供該遺囑分割協議,故不符合《聯合通知》的規定,不應為其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綜上,被告不予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具體行政行為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南京市江寧區雙龍大道**號某某花園A組團23-201室房屋所有權人為曹XX。2011年5月23 日,曹XX親筆書寫遺囑,將該房產及一間儲藏室(8平方米)以及曹XX名下所有存款金、曹XX住房中的全部用品無條件贈給原告陳XX。后曹XX于2011 年6月22日在醫院去世。 2011年7月22日,原告經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公證處作出公證,聲明接受曹XX的全部遺贈。2011年8月3日,原告攜帶曹XX遺囑、房產證、公證書等材料前往被告區住建局下設的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被拒絕。2011年10月10日,原告向被告提出書面申請要求被告依法為其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被告于 2011年10月27日書面回復,以“遺囑未經公證,又無‘遺囑繼承公證書’”為由不予辦理遺產轉移登記。綜上,原告認為被告強制公證的做法,與我國現行的《繼承法》、《物權法》、《公證法》等多部法律相抵觸。故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確認被告拒為原告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行為違法,責令被告就涉案房屋為原告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關于司法部、建設部《聯合通知》效力的認定。
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房屋登記,由房屋所在地的房屋登記機構辦理,負責其轄區內的房屋登記工作。本案中,曹XX書面遺囑的真實性已進行司法鑒定,南京師范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結論為:曹XX該書面遺囑中“曹XX”簽名與提供的簽名樣本是同一人書寫。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二條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及第五十三條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另《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條規定:“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三款之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以及第十七條第二款之規定:“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另《房屋登記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在有關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實發生后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 (三)贈與……。”且《房屋登記辦法》并無規定,要求遺囑受益人須持公證機關出具的遺囑公證書才能辦理房屋轉移登記。
本案中,《聯合通知》是由司法部和建設部聯合發布的政府性規范文件,不屬于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規章的范疇,其規范的內容不得與《物權法》、《繼承法》、《房屋登記辦法》等法律法規相抵觸。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職能時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行使法律賦予的行政權力,其不能在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之外創設新的權力來限制或剝奪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行政機構以此為由干涉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要求其履行非依法賦予的責任義務,法院不予支持。故,被告依據《聯合通知》的規定要求原告必須出示遺囑公證書才能辦理房屋轉移登記的行為與法律法規相抵觸,對該涉案房屋不予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據此,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 (二)項、第(三)項之規定,于2013年7月24日判決如下:
一、撤銷被告區住建局于2011年10月27日作出的《關于陳XX辦理過戶登記申請的回復》。
二、責令被告區住建局在本判決書發生法律效力后30日內履行對原告陳XX辦理該涉案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法定職責。
區住建局不服一審判決,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審理過程中,上訴人區住建局同意為被上訴人陳XX辦理涉案房屋登記手續并申請撤回上訴,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3年10月8日裁定如下:準予上訴人區住建局撤回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