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夫妻二人協商后,接受人工授精,并順利地生下了一個“借精寶寶”。不想寶寶出生后,夫妻二人感情出現問題,不久離異。這時面對與自己無任何血緣關系的孩子,丈夫不愿再承擔撫養義務。 昨日,社會學家針對這起近日發生的“借精寶寶”事件指出,“借精生子”雖然讓一些夫婦圓了求子夢,但是它所引起的法律、倫理及社會問題現在已經顯現出來。 今年32歲的大林(化名)夫婦本是一對很恩愛的夫妻。6年前結婚后二人多年不孕,結果經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出在大林身上,大林患有無精癥。 這一打擊令夫婦二人愁眉不展,于是二人開始四處求醫,希望能擁有一個寶寶。去年初,二人來到東方醫療集團生殖發育中心求助。在這里他們欣喜地得知,可以通過“供精人工授精”的方法來生一個寶寶。 由于一段時間以來“無法生育”的壓力令大林感到抬不起頭來,于是經過商量后,大林和妻子很快一同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接受了“供精人工授精”。 今年年初,一個健康的小寶寶降生了。然而這個寶寶的降生給這個家庭帶來的并不是歡樂。因為大林的心里總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他到底不是我的骨肉”。于是夫妻二人開始不斷地爭吵,最終兩個人選擇了離異。經協商,妻子將孩子留在了身邊。 分手后,大林再沒來看過這個孩子。起初他還給孩子拿些撫養費,沒過多久連撫養費也不愿再支付。 律師觀點: 父親同樣有撫養義務 針對這件事,昨日遼寧明辰律師事務所的闖靜律師指出:“關于‘借精生子’的孩子撫養問題現在很值得關注,因為這種情況的夫婦正在逐漸增多。就這個例子來說,雖然父親和孩子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從法律上講,離異后他仍是這個孩子的父親,因此他就必須對這個孩子盡到父親的撫養義務。反過來將來這個孩子對他也有贍養的義務。” 遼寧省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張思寧說:“從情、理、法三個方面來講,父親對這個孩子都應履行自己的職責。” 專家提醒: “借精生子”要做好心理準備 昨日,東方醫療集團的周淑梅院長指出,“在決定‘借精生子’之前,夫妻二人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一定要考慮到自己能否承受可能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和壓力。” 周院長說:“尤其是女方,一定程度上可能會處于弱勢地位,面臨的挫折可能會更大,比如婚姻可能會因此出現問題,而離婚后還有可能得不到撫養費。這些都是接受人工授精前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鏈接: “供精人工授精”就是人們常說的“借精生子”,就是用其他男子提供的精液進行人工授精,主要針對的是男方無精、嚴重少精等因素導致的不育狀況。
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