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情侶在辦了婚禮后同居,隨后女方懷孕,但是男方卻認為女方所懷的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兩人因此鬧起了矛盾,已經無法共同生活。后男方為了彩禮,將女方告上了法院,要求其返還。法院審理后支持返還部分彩禮。
2021年,河南商丘的王某經介紹與張某建立戀愛關系。2022年1月28日,兩人按習俗舉行結婚儀式并同居,2個月后張某發現自己懷孕,王某懷疑其肚子里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張某為此十分生氣,提出申請親子鑒定。因此,兩人感情破裂,已無法共同生活。王某向法院起訴稱,彩禮花了37.4萬,還買了一枚1.1萬元的鉆戒,要求女方退還彩禮及戒指等。近日,法院公開了該案的一審判決書。法院認為,女方收到男方彩禮金額較大,女方應當予以返還所收男方彩禮25萬元含鉆戒一枚,男方返回女方陪嫁物品。
問題1:本案的彩禮為何要返還?
律師表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5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本案中王某和張某雖然舉辦了婚禮并且同居,但是兩人并沒有辦理結婚登記,在法律上還是不屬于夫妻,因此彩禮的目的還是沒有達成,因此需要返還。
問題2:本案中彩禮返還的數額是如何認定的?
律師指出:法律上只對彩禮返還的三種法定情形做了規定,而沒有規定彩禮返還的數額具體如何認定。在本案中,王某訴稱的37.4萬元的彩禮和一枚鉆戒,而法院最終支持的是包含鉆戒在內的25萬元彩禮。從性質上看,以締結婚姻為目的的被贈與的財產,屬于彩禮。本案中法院最終支持的25萬元,是基于對雙方當事人已經共同生活了兩個月時間的考量,酌情認定的數額。
問題3:如何看待本案中王某認為孩子不是自己的,張某申請要親子鑒定?
律師提醒到:親子鑒定是一個敏感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在第39條對此規定為:父或者母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否認親子關系,并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否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父或者母以及成年子女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并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從中可以看出,法律對于親子關系是否存在是推定的原則。本案中,若王某認為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張某可以申請做親子鑒定,若王某拒絕親子鑒定且沒有其他證據的,則推定親子關系存在,王某應當對張某肚子里的孩子承擔撫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