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我的,我想怎樣就怎樣……”近日,家住江津區XX鎮的李大爺氣憤地來到鼎山司法所,向鼎山司法所工作人員求助,并向司法所所長黃某某講述了事情原由。
原來李大爺在XX鎮有一套磚土混合結構的房屋,2012年遇到拆遷,現分得兩套還房,在還房的分配問題上李大爺與兩兒子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李大爺認為,兩套還房都該歸他所有,然后把還房出租,收些房費作為自己日后的生活保障,等他百年歸天后再由兩兒子平均繼承??蓛蓛鹤訄詻Q不同意,一致表示,如果不把房子分給他們,老人以后的飲食起居和生老病死都與他們無關。兩兒子情緒異常激動,并且有斷絕父子關系之矛頭,李大爺再三與他們溝通,但都無果,為這兩套還房,父子間鬧得不可開交。兒子們的態度讓李大爺既為難又傷心,三個人分兩套房,怎么分?無奈之下,李大爺只好來到鼎山司法所求助。
黃某某在了解情況后,隨即對父子三人展開了勸說:“我認為老人說的辦法可行,現在房子權屬歸老人,老人去世后,依照《繼承法》,那房子順理成章由你們繼承,并且房屋出租既增加了收入,又變相為你們減輕了經濟負擔,有啥不妥的?”兩兒子聽后,不但不接受,反而拍桌子勃然大怒,認為他們平時都是悉心照顧李大爺的生活起居,現在他們的住房條件差,眼下兒女都大了,正需一套寬敞明亮點的住房,既然這房早晚都是他們的,為何不盡早分給他們以解燃眉之急?并揚言如果現在不把房子分給他們,老人的一切他們都不會再管。兄弟倆語氣生硬、態度惡劣,說完就甩門揚長而去,調解就此陷入僵局。李大爺對兩兒子的言行很是氣憤:“憑他們的態度,我死也不會把房子分給他們!”黃某某見事態嚴峻非常著急,又趁機做老人的工作,先讓李大爺別生氣,并說道:“你不愿把房子分給兒子,知道你是擔心日后生活沒有保障??伤麄兪悄愕挠H骨肉,這些年他們無微不至地照顧你,你應該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從中可看出他們的孝道。如你此時能急他們所急,把還房分給他們,相信他們會更加尊重孝敬你。關于你的日常所需費用,可以和他們協商叫他們按月給付,協商好后擬成協議,然后把協議拿到公證處去作一下公證,不就放心了?到時叫你兒子按協議履行他們的義務和職責就行了。”李大爺聽了黃某某的話后沉默許久,然后恍然大悟,覺得這樣可行,這樣既消除了他的后顧之憂,又解決了自己與兩個兒子之間的矛盾,一舉兩得。
于是李大爺又親自把兩兒子叫回了司法所,父子三人重新進行了協商:兩套還房分給兩兒子,分別一人一套,李大爺輪流在兩兒子家居住,兩兒子每月按時給老人所需費用。兄弟倆還是有些遲疑,黃某某立即又勸解道:“家庭應以和為貴,既然老人都作了讓步,你們就別再爭執了,百善孝為先,孝敬和贍養老人既是法定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沒有這兩套還房,你們不照樣要為老人養老送終嗎?”經這么一說,兄弟倆終于慚愧地低下了頭,總算意識到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于是父子三人順利達成了協議。一場即將要泯滅親情的房產糾紛,因為黃某某的良苦用心,終于被化解了。李大爺在兩兄弟的陪伴下,欣慰地離開了司法所。
點評:房產糾紛普遍存在,屬家庭內部矛盾。在解決這一糾紛時,首先堅持平均分配的原則,再根據家庭各成員的實際情況酌情分配。只要家庭各成員都能你謙我讓,糾紛就不難解決。在此案例中,李大爺擔心日后生活沒保障,而兩兄弟家住房狹窄簡陋,基于這兩種情況,黃某某給當事人講解房屋繼承法,講孝道,并建議當事人都能換位思考,以至各自都退讓了一步,最終得出了兩全其美的辦法,順利平息了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