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遺產須按法律規定的順序進行繼承:《繼承法》第10條和第12條規定: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為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②一般情況下,同一順序的各繼承人均等分配遺產:《繼承法》第13條規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在...
一、財產形式的復雜化因為對于現金、房子、車子都屬于明確存在,有登記備案可查,易評估,易分割或者分割不會導致價值貶損。這些財產即使不訂立遺囑,法定繼承相對來說也會比較清晰。但對于股權來說,尤其是家族產業的股權,如果分割過多就會導致控股權的變更或喪失,導致企業經營決策的失常。而債權的隱匿性很強,加上訴訟時效較短(一般只有兩年),如果被繼承人本人不加以明確,很可能因繼承人并不知情而喪失。而且,當今經...
【案情】小王兄弟三人,其父留有住房兩處。小王父親在世時其一直與父親和大哥一家同住,另外一套住房由小王的二哥居住。小王的父親去世后,大哥一家以各種理由趕小王出門,讓他到二哥家去居住,而二哥家也對小王的到來表示不太歡迎。這樣年僅13歲的小王就像皮球一樣被從大哥家踢到二哥家。小王的父親去世時,立有明確的遺囑,兩處住房分別歸大兒子和二兒子所有,兩個兒子要為小王提供住處和基本生活保障。父親的遺囑上沒有明...
在分割遺產時,各繼承人除嚴格按照我國《繼承法》規定的男女平等、養老育幼、優先照顧缺乏勞動能力和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提倡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外,還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的原則。我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因此,繼承人在分割遺產前要注意死者是否留有遺囑,如果留有遺囑,首先應按遺囑繼承方式分割被繼承人...
【案情】宋某有兄弟3人。2006年父親去世后,父親的房屋一直由大哥占有,大哥將房屋租給了別人,每月收取房租1400元。宋某沒有買房,租房居住。2008年10月,宋某失業在家,沒有了經濟來源。他想搬回父親的房里居住,與大哥商量,卻遭到拒絕。大哥認為,自己在父親去世后一直居住該房,對房屋進行裝修,其他兄弟對此都無異議。現在宋某向自己要房子,明顯是要占便宜。宋某認為房子是父親留下的,房租也應有自己的一份,現在要求...
根據《繼承法》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這就說明繼承發生必須要有一個死亡事實的發生,父母健在,子女不能繼承父母的財產。在這里父母死亡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父母自然死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生理死亡,這時子女可以繼承父母的財產。二是父母被宣告死亡,也就是父母由于失蹤達一定期間,人民法院判決宣告父母死亡,這時就以法院判決中確定的父母死亡的日期,為繼承開始的時間。父母還健在的子女雖不能繼承他們...
撫恤金是指公民因工傷、交通或其他意外事故的發生造成傷殘或死亡,由國家或有關單位按相關法規規定發給傷殘者本人或死者家屬一定金額的慰問金及生活補助費。我國的撫恤金分為兩種:一種是發給傷殘者本人的,另一種是發給死者家屬的。這兩種性質的撫恤金在遺產繼承中的結果是不同的,應分清情況,區別對待。發給死者家屬的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不是對死者的經濟補償,而是給予其家屬的物質幫助和精神撫慰,發給誰就屬于誰所有;從...
遺贈扶養協議雖然具有遺贈財產的內容,但它又不同于遺贈。它們二者有以下根本區別:一、遺贈扶養協議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只有在遺贈方和扶養方雙方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才能成立。凡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不損害公共利益、不違反社會主義道德準則的遺贈扶養協議即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均必須遵守,切實履行。任何一方都不能隨意變更或解除。如果一方要變更或解除,必須取得另一方的同意。而遺贈是遺囑人單方的法律行為,不需要...
《繼承法》規定了下列財產不屬于遺產的范圍:①遺產不應包括死者與他人共有財產中屬于他人所有的財產部分。對于共有財產,應該是先析產,后繼承,即分清哪些是死者的遺產,然后對遺產進行繼承。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把夫妻共同財產或家庭成員共同共有的財產當作死者的個人遺產處理,這樣就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財產權益。為此《婚姻法》第26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
《繼承法》明確規定了可供繼承的遺產范圍:①公民的收入;②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③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④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⑤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⑥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⑦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除此外,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可依《繼承法》繼承。法律規定的上述遺產范圍,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分為四類:一、公民的個人財產所有權,它主要包括:①公民個人所有的房屋等不動產;②法律允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