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反被聰明誤,妻子偽造借條找人告自己,想將被查封的財產變成現錢,卻被法院一眼識破,害了自己還入了監獄,上了失信者名單。
倪某的丈夫尚甲向自己親妹妹借錢90余萬元,并逾期遲遲不肯歸還,無奈之下妹妹尚乙向法院起訴,要求尚甲還錢,法院在接受訴訟之后,經過審理判決尚乙勝訴,后查封了尚甲夫婦的房屋。
但倪某不甘心自己的房產被拍賣后,錢款落在小姑子手上,便伙同自己的妹妹倪乙和自己的同時黃某,為趙了110萬元的借款單據。借款單據上寫明,倪某分別向倪乙和黃某借款,共計110萬元。之后倪某便安排倪乙與黃某上法院起訴自己,要求自己還錢。但法院在審理過后,最終并不認同這筆欠款,并經過法院調解,倪某表示愿意歸還110萬元。
而案件調解結束之后,該院民行科審查注意到,倪某夫婦和倪乙、黃某之間的借款糾紛行為可能存在串通虛構借貸關系嫌疑。鹿城警方就此立案偵查,并將尚甲、倪甲、倪乙三人拘留。鹿城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倪甲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尚甲、黃甲等人因犯罪情節輕微,檢察院對他們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不僅如此,倪某還因為自己的行為,納入失信被執行名單中,這意味著將來倪某不能向銀行借款,不能買車等行為受到了限制。
據介紹,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是全國聯網的,凡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被執行人,都將受到信用懲戒,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失信被執行人的社會生存空間將被大幅擠壓。此案中,對倪甲來說,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就意味著接下來辦理房屋貸款、車輛貸款以及信用卡等方面,都不會通過銀行方面的審批。
滬律網上海刑事律師分析:根據我國新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加的罪名,是指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犯虛假訴訟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本案中,倪某為了不讓自家的房產落入丈夫妹妹的手中,精心策劃了一場民事訴訟,與倪乙和黃某勾結,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騙取法院裁判文書的情況,除侵害了相關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外,還嚴重浪費司法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