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綠地被蠶食,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田園風光”,這讓多數業主氣憤之余又很無奈。他們雖然想維權,但一是不知道該如何做,二是覺得維權太麻煩。于是在物業不作為、綜合管理力度又弱的情況下只好選擇了“保持沉默”。近日記者咨詢了法律界人士,他們表示業主可以用法律手段來維權。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絕大多數居民都表達了對占用公用綠地行為的譴責。未來星城的王女士認為,圈地占地這種侵害公共利益的行為是可恥的。記者了解到,小區內是否有人圈地種菜,和該小區物業管理水平、綠地養護程度有很大關聯。一位小區的物業經理表示,在小區內種菜的缺點顯而易見:夏天滋生蚊蟲,上肥時臭氣熏天,收獲后又會產生大量“農業垃圾”。最重要的一點是鄰里和諧因此被破壞。另外,此種行為還易引發“羊群效應”,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理,就會形成一種風氣,到時候所有業主都這樣,小區環境將會非常糟糕。
記者了解到,《物權法》規定:“小區公共綠地屬于小區全體業主共有,嚴禁任何單位及個人破壞、圈占綠地”。少數業主私自把小區綠地圈起來,很明顯侵犯了其他業主的權益。對于小區綠地被“私自圈占”,《物權法》明確了綠地的歸屬權,小區綠地不屬于業主個人或物業公司,而是歸小區所有業主共同所有。
面對綠地被私占的情況,小區業主并非束手無策或無能為力。遼寧新世紀律師事務所的羅靜律師認為,當小區內的共有部分被單位或個人私自占用時,小區物業管理公司作為受業主委托管理小區的單位,應對私自圈占公共綠地的行為進行制止。如果物業制止不了,小區業主可通過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依據《物業管理條例》及本小區的管理規約,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或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