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二手房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否有私搭私建部分。如占用屋頂平臺、走廊的情況,或者屋內是否有搭建的小閣樓;是否改動過房屋的內外部結構,如將陽臺改成臥室或廚房、將一間分隔成兩間等,陽臺是否是業主自己封閉的,這涉及到面積如何計算的問題。
二、確認房屋的準確面積。包括建筑面積、使用面積和房內的實際面積,產權證上一般標明的是建筑面積,最保險的辦法是測驗量一下房屋內從墻角到墻角的面積,即所謂地毯面積。
三、觀察房屋的內部結構。戶型是否合理,有沒有特別不適合居住的缺點; 管線是否太多或者走線不合理;天花板是否有滲水的痕跡;墻壁是否有爆裂或者脫皮等明顯的問題。
四、考核房屋的市政配套設施。打開水龍頭觀察水的質量、水壓;打開電視看一看圖像是否清楚,能收視多少臺的節目;確認房子的供電容量,避免出現夏天開不了空調的尷尬;觀察戶內外電線是否有老化的現象;煤氣的接通情 況,是否已經換用了天然氣;小區有無熱水供應,或者房屋本身是否帶有熱水器;冬天暖氣的供應以及費用的收取,暖氣片數夠不夠,暖氣溫度夠不夠。
五、了解裝修的狀況。原房屋是否已裝修,裝修水平和程度如何,是不是需要全部打掉;了解住宅的內部結構圖,包括管線的走向、承重墻的位置等,以便重新裝修。
六、物業管理的水平。水、電、煤、暖的費用如何收取,是上門代收還是自己去交;三表是否出戶;觀察電梯的品牌、速度及管理方式;觀察公共樓道的整潔程度及布局;小區是否封閉;保安水平怎樣,觀察一下保安人員的數量和責任心;小區綠化工作如何;物業管理公司提供哪些服務。
七、了解往后居住的費用。水、電、煤、暖的價格;物業管理費的收取標 準;車位的費用。
八、 舊房的歷史。哪一年蓋的,還有多長時間的土地使用期限;哪些人住過,什么背景,是何種用途;是否發生過不好的事情,如是否欠人錢或者發生過盜竊案;是否欠物業管理公司的費用以及水、電、煤、暖的費用。
九、 鄰居的組合。好鄰居會讓你生活愉快。在不同的時間去社區內看人來人往,通過衣著和生活規律判斷人的社會層次;拜訪上、下、左、右的鄰居,了解他們在此居住是否順心;與居委會或者傳達室的值班人員聊天,了解情況。
除此之外,還要了解:
一、產權——原單位是否允許轉賣;確認標準價購買的公房出讓時是否已經按成本價補足費用或者與原單位按比例分成;大部分公房進行房改時原單位都保留優先回購權,因此要確認原單位是否同意出讓;一般說來,軍產、院(醫院)產、校(學校)產的公房必須要原單位蓋章后才能出讓;注意產權證上的房主與賣房人是否是同一人;搞清楚是成本價房還是標準價房或者是經濟適用住房;產權證所確認的面積與實際面積是否有不符之處;一定要驗看產權證的正本,而且要到房管局查詢此產權證的真實性;確認產權的完整性,有沒有抵押(包括私下抵押)、共有人等。
二、 買房——及時了解手續、費用、程序上的變化。公房上市是一個新鮮事物,因此要做好心理準備,隨時了解政策的變化;媒體報道十分關注公房上市,要注意報紙的新消息;向律師及中介代理行咨詢;最可靠的還是向有關房管部門咨詢,及時了解最新的信息。
三、房屋值不值這個價——通過對高層上的公房的反復比較判斷房屋的價值;委托信得過的中介公司或者評估事務所進行評估;銀行提供按揭時會做保 值評估,這個價格可以看成房屋的最低保值價。
四、能否做二手房按揭——二手房按揭的條件是:滿18周歲,有城鎮戶口;能提供穩定的收入,支付本息的證明;愿意將所買的房子作為抵押,或者能夠提供其他符合條件的抵押;所購房屋產權所屬真實可靠;支付有關手續費。
五、應不應該請律師——二手房買賣的情況比商品房更為復雜,因此有律師提供建議更可靠;公房上市的時間不長,能提供這一類服務的律師并不多,收費標準也無一定之規;建議請一位盡可能熟悉業務的律師做全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