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還是買房,哪一個更劃算?高房價下,如何選擇。
觀點PK
廣州公布了2010年租金情況,不少媒體算了一下賬,其結果十分令人郁悶。因為按照廣州的樓價和租價情況,買房需要76.8年才能回本。而這一數據在遭遇最近上海擬將把70年產權到期土地收回的消息,更是讓人吐血了。房子的本錢都沒收回,房子卻沒了,換做誰都不會覺得開心。這兩個消息結合在一起,也引發了新一輪討論,那就是租房和買房,哪個合算? 記者 黃濤
推薦閱讀:
二手房交易流程
二手房屋買賣交易流程全知道
史上最全的二手房交易流程
房子增加幸福感 還是買房合算
阿濤評彈
按照一些媒體的計算,按照去年廣州住宅租金和售價來看,一手住宅房價租金比為921,即購買一套房約需76.8年才能回本,二手住宅要64.9年才能回本。由于現在土地的最長使用年限才70年,如此來看,當然買房不合算了。但這么來計算,明顯是把住房僅僅作為一個投資工具來看,而且還算得十分不準確。事實上,住房不僅是投資工具,還是個生活必需品。所以,衡量住房的價值不僅要看投資回報率,更要看對生活的提升程度,通俗地說就是幸福感。
如果嚴格按照租售比來看,中國的房子都不具備太大的投資價值,但是為何投資行為還這么興盛,其原因就在于大家買房主要看中房價的升值后轉手的差價。去年廣州租金升幅12.3%,但是房價升幅達40%。記者認為,買房的幸福感是大于租房的幸福感的。租房就像為別人打工,而買房則是為自己打工。而且在中國,房屋并不僅僅提供了遮風擋雨的場所,更賦予了各項社會功能,例如就業、生活、教育等等。在這些方面,租房和買房之間的差距還是挺大的。所以不用拿租售比來說事,也不要用國外來對比,目前的國情之下還是買房合算。 (黃濤)
既然買不起房 何不租好一點?
小倩評彈
扣除稅費與五險一金,每月拿到手的工資將近3300元。這份工資對于一位剛踏入社會的文科生而言,算是“中高收入”了。可好友卻在博客上感嘆“錢不夠花”,原來,剛交上心儀女友的他正為五年后能不能買得起房子發愁。“我家不在廣州,如果要在廣州娶老婆,沒一套房子,怕是比較困難的。”記者追問,婚后也可以選擇租房啊?小聰語帶猶豫,“也不是不行,只是我很愛我女朋友,我想給她更好的生活。”
為了五年后“更好的生活”,小聰自畢業后就住在車陂的城中村,一房一廳每月400元,每月基本生活費控制在1000元。
身邊有不少朋友都在努力攢錢,但像小聰這種明明可以在工作單位旁租一套小居室,卻為了存錢買房搬到離單位40分鐘車程的城中村當“蟻族”的確實不多。按照他存錢的速度,算上年終獎和節日費,一年能存個三四萬元。不過按照現在的樓價,中心四區二手樓價已破1.2萬元/m2,他的買房夢還很遙遠,但卻要日夜忍受城中村握手樓的幽暗生活。記者倒認為,與其把錢放在不可預知的明天買房,倒不如“及時行樂”,在城區租上一套像樣的房子。當然,生活成本會增加,但卻能比存錢買房更容易獲得陽光明媚的小日子。既然租金與樓價還差個十萬八千里,何必急著當銀行的按揭房奴呢?更何況我們真正買到的并非純房產,只是房屋70年的使用權罷了。 (王雯倩)
買還是租 其實是選生活方式
阿荷評彈
記得兩年前記者曾做過一個廣州市租售比的調查,當時天河區的豪宅小區房屋要66年才收回成本,當時已覺得很夸張,但起碼有4年“純利期”。現在入市的話,是不是一買就虧?當然,很多專家又在買家耳邊吹風,租售比不能說明中國房地產的現狀,房屋資產價值的飆升遠快于實用價值(租金)。
不過,若加上70年土地使用期到期命運的“砝碼”,可能更多的人傾向于租房。對于全中國大部分業主來說,這個問題還很遙遠。不過對于青島阿里山小區和東小區居民來說,土地續期依然沒有一個說法。試想一個房屋缺乏變現功能,那的確是逼人變“牛釘”。
如果可以舍棄對房產升值的追逐與期盼,或許租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個長租珠江新城的人說,“我這個月租4000元的房屋看得到珠江公園,那些身家過千萬的人也是看到同樣的景色,但他們每月背的房貸可能數倍于我。”買或租,哪種選擇更值得?與其說是一種理性的理財計算,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感性選擇。 (李鳳荷)
年輕人住房何不租買并舉?
小白評彈
在六七年前,首付還不需很多,月供也不過比租房多一點。所以那時候流行建議年輕人不如自己買套房。時至今日,雖然房子租金也漲了不少,可月供和當年相比,差距可就得以幾倍來論。但對于廣大中國年輕人來說,不買房意味著可能無法落戶,無地兒結婚,無地兒養孩子。難道租房或者買房一定是非此即彼的選擇么?未必。
在記者看來,現在軌道交通的發展日新月異,也許兩三年后,從現在看起來很遙遠的郊區搭地鐵到廣州市中心上班,也不過半小時到1小時的事。年輕人不妨先在邊遠地帶買套單價不超過8000元/m2的小三房,同時在市區交通比較便利的地方租套樓梯房。等到地鐵開通,小區發展起來后,再從市區搬到郊區。這樣邊租房邊供樓的壓力絕對比供一套市區房要小很多,而等到軌道交通和配套成熟起來以后,當年買的房子也會增值。趁現在增城、南沙、花都還有7000~8000元/m2的樓盤,有一定實力的年輕買家不要再猶豫不決啦。(陳白帆)
保持房價穩定才有理性消費
玨姐評彈
在樓價高昂的今天,租房的成本肯定要比買房低很多。但租房者永遠只是個交租的。買房則不然,只要你交了首期,就算苦熬三十年,最終是會得到屬于自己的房屋產權。這是一個本質性的差別。
而且,作為傳統的中國人,只有買了房之后,才能算是安居了,這樣才能從此不用再忍受被房東或者中介追著漲價、催繳房租、克扣押金之苦。
因此,個人認為,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只要你能湊夠首期,且有能力供樓的話,買房才是解決居住的根本之道。當然,雖然個人認為買房比租房更符合中國人的消費習慣,但并不等于就是說年輕人一定就要買房子,甚至是買大房子。在沒湊夠首期樓款,或者是沒有穩定的收入可供樓之前,那顯然是租房子要更符合實際一些。因此,不求一步到位,實施先租后買,或者是先買小房子,再換大房子,這才是更理性的消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