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朝陽區東風橋附近的莊先生一家這個春節過得有些忙碌,但提起他們的收獲,莊先生到現在還是不禁喜上眉梢:因為買房,他和家人已經忙活好幾個月了,可是高漲的房價與去年年末以來房子將降價的傳聞一直困擾著他,讓他下不了決心。春節前有朋友告訴他,附近有個樓盤正低價賣尾房,讓他有空去看看。抱著試試的心態,
春節長假他就帶著家人去了,沒想到去的當天就挑到一套中意的三居,價格也比周邊便宜不少。而莊先生的幸運也讓不少身邊的親戚朋友躍躍欲試,加入日益龐大的淘房大軍……
尾房房源緣何“井噴”?
去年年末以來,一向不冷不熱的尾房市場突然開始發力,不但一些專業的尾房代理機構加快了市場擴張的步伐、大力進行推廣,許多正在銷售中的樓盤也紛紛“適時”地推出尾房的房源,讓廣大購房者頗有些“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1月份以來推出尾房的樓盤就達到近三十個,大大超過了以往推出的速度,而相關的銷售信息也早已充斥于人們的視野:
鴻坤·理想城,2007年12月1日開盤,板塔結合,均價9000元/平方米,目前僅剩十余套90平方米兩居,均價8800元/平方米,一次性付款9.8折優惠;
美景東方三期預計均價20000元/平方米,戶型面積為80平方米左右一居,100平方米左右兩居,130平方米左右三居,2009年入住。目前二期剩余在售尾房均價18000元/平方米。
而據其中幾個樓盤的銷售人員講,一月份以來前來看房的人比去年有明顯的增加,但是從成交量上來看并未有太大的波動。有時候一套好的尾房很多人都想買,而其他的又少人問津。“可能是因為房源的可選擇性小,問題較多的原因。”
新房為何要戴“尾房”帽子?
那么,尾房市場的這種繁榮是如何形成的呢?有專家認為,這與當前的市場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
去年11月份以來,北京的樓市連續遭遇到房貸新政、民眾購買意愿下降等諸多問題的襲擊,成交量呈現不斷下滑態勢,相當一部分開發商由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降價壓力。但對于一個已售樓盤來講,后期價格的下調必將引發諸多方面的風險,因而買房送精裝修、買房送車位、送汽車等明折暗扣的方式開始風行。
“對于一些處于開發后期的樓盤來說,尾房只不過是讓開發商的降價‘師出有名’而已。”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傳統意義上的尾房是指項目銷售過80%以上,剩余長時間沒有銷售出去的房屋。對于朝向、層次、戶型等方面不盡如人意的房子,開發商一般都會對價格作出適當下調。
“而在現在的市場下,尾房也成為了一種營銷手段。”在許多樓盤,一期、二期沒有賣完的房子都會被掛上尾房的牌子推向市場,當然其降價也就名正言順了。
而有意思的是,有的房子不是尾房戴上了尾房的帽子,而有些真正的尾房卻被人們忽視了真實的身份。最近,盛傳北京萬科的許多樓盤都在降價,然而據了解,如萬科東地、萬科紫臺花園等項目都只是尾房而已。
專家支招四大渠道淘尾房
有關專家指出,尾房首先是在價格上,與新樓盤相比有一定優勢。在價格、付款方式等的談判中,購房者有相對較大的主動性和議價空間,從而能夠獲得更多實惠,而且房屋質量也與新盤不相上下。那么,應該如何淘尾房呢?北京中原地產副總經理殷則環提醒消費者,尋找尾房可以從四個渠道入手。
一.中介公司:有尾房房源的中介公司有兩種,一種是以二手房銷售為主的中介公司,另一種是完全代理尾房的中介公司。一般大的中介公司都有尾房房源。但購買時要注意,有些中介公司是代售,賺取的是傭金;有些公司則是收購之后銷售,以賺取其中差價。同地段同品質的一套尾房房源,在這兩類公司里,售價并不一致,需要消費者多加辨別。
二.開發商或物業公司:多轉轉售樓處或物業公司總會有些收獲。項目銷售到尾盤階段,一些開發商為降低成本,不再打廣告,或者干脆就把尾房移交給物業公司代銷或者開發商留下一兩個銷售人員銷售尾房。
三.網站:房地產專業網站上總有尾房的蹤跡。
四.拍賣行:因債務問題,銀行、法院手中經常會有亟待處理的商品房,這部分房源一般都會被交到拍賣行,集中拍賣。其中不乏好地段、好戶型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