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出臺以來,許多城市都出現(xiàn)了“假離婚”、“借他人證件”、“全家接力貸款”等“曲線購房”方式,雖引發(fā)了不少麻煩和糾紛,但仍有愈演愈烈之勢。日前,本刊記者在走訪我市部分樓盤時意外發(fā)現(xiàn),在樓市調控日漸深入且逐漸步入傳統(tǒng)淡季的11月末,依然有大量的購房者在“曲線購房”的誘惑下踴躍入市。經(jīng)過深入探究本刊記者發(fā)現(xiàn),這種利用取巧手法規(guī)避政策限制而進行“曲線購房”似乎正在逐漸成為當前購房的一種“常態(tài)”。而針對最新出臺的限貸、限購政策,一種靠補辦社保證明的“曲線購房”方式正在悄然興起。
現(xiàn)象:“曲線購房”花樣翻新
在本刊記者與一些購房者和售樓人員深入交流的過程中,不少人都認為,目前樓市中的政策調控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常態(tài)”。而在政策“反復刺激”買賣雙方神經(jīng)的情況下,買房者和賣房者也似乎都存在著一種慣性思維,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來大連工作未滿一年的陳小姐,日前看中了市內的某個樓盤,但受今年新政的限制,因其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shù)丶{稅證明或是社會保險繳費憑證而無法辦理購房貸款。
一個愿買,一個愿賣。為了能夠達成一致,售樓員稱陳小姐可以選擇借用沒有房貸記錄的親戚朋友的身份證貸款買房,以享受首套房首付及貸款利率方面的優(yōu)惠。但陳小姐考慮到這種方式風險比較大,沒有采納。這時,售樓員又拋出了另外一種“曲線購房”的方式:“現(xiàn)在有一些社保代理機構,專門為各類勞動者及相關單位代理社保代繳、補繳等業(yè)務,可以幫陳女士這樣工作時間不長、無法出具一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保繳費憑證的異地購房者辦理社保證明,即制造假證明,幫外地來連的購房者順利貸款買房。”并稱只要陳小姐能出具身份證和收入證明,另外再支付一筆費用,售樓員便可幫其成功辦理貸款。
警惕:違規(guī)操作弄巧成拙
如何規(guī)避買房政策、享受“第一套房”的優(yōu)惠待遇成為調控背景下一種常見的置業(yè)現(xiàn)象,“趨利”的人之常情背后,卻可能醞釀著不少隱患。
據(jù)悉,按今年出臺的地產(chǎn)新政的要求,購房者需要持補繳至少13個月的社保所開具的社保繳費憑證才能進行貸款買房。雖然在上文所述情況中,售樓員稱通過出具假的社保繳納記錄也可以辦理貸款,但是這始終是一種違規(guī)甚至違法操作。此外,據(jù)本刊記者向有關部門咨詢獲悉,目前我市各大銀行對外來人口住房貸款的發(fā)放審核非常嚴格,一旦出具虛假證明被核查出來,銀行不僅要取消申請人的貸款發(fā)放資格,還將申報給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除了“造假騙貸”會遭到嚴厲處罰外,“假離婚換取首套資格”最終導致家庭破裂等教訓也可謂前車之鑒。因此,本刊也再次提醒各位購房者,切勿因為抱有“下有對策”的慣性思維和僥幸心理以及輕信售樓人員的私下承諾,而選擇不規(guī)范的“曲線購房”行為。否則因此而埋下的諸多隱患,很有可能讓購房者“貪小便宜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