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來連工作的王先生看好一套使用權房,但是在辦理手續時卻被告知他不能購買這套房子,因為他的戶口不在大連。記者就此采訪了一些二手房經紀人,他們表示,在二手房交易中,使用權房是一類比較特殊的房源。雖然其在二手房交易總量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它仍然以其自身獨有的優勢,吸引了不少購房者的目光。與普通產權房相比,使用權房在交易時有一些不同之處,如果不注意,很可能在交易之后出現一系列問題。
優勢:價格便宜 地段好
通俗地講,使用權房是指只有房屋使用權,沒有產權的房屋。使用權房一般是國家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投資興建的住宅,政府以規定的租金標準出租給居民的公有住房。上世紀80年代中期前后,很多國有企業將產權歸自己所有的住房分給或者以很低的價錢租給員工居住。由于房改的進行,這類房子在上世紀90年代之后就慢慢被人們忽略,還有一批使用權房被委托給房管局(所)管理。
與普通產權房相比,使用權房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與同地段產權房屋相比,使用權房的價格應該能低10%左右,再加上使用權房的面積比較小,通常在40平方米左右,甚至20~30平方米的房子也有,因此使用權房屋總價都比較低。另一方面,使用權房大多處于老社區,周邊的生活配套相對比較完善,地段上具有一定優勢。不過,使用權房的不足之處也非常明顯,那就是房齡太長,一般都在20年以上,這樣的房子在戶型上都顯得很局促,很多都沒有正規物業管理,生活環境比較嘈雜。同時,由于房齡長、地段好,使用權房通常都屬于政府動遷改造的重點,多數人肯定不希望房子剛剛買過不久就被動遷。
購買:注意交易安全
購買使用權房與普通產權住房在交易程序上有一些不同,其過戶不是到房地產交易市場,而是到房屋的產權單位或者房管所。不同地方,過戶費用也相差很大,少的可能只需要三五千元,多的則可能達到總房款的10%。業內人士提醒購買使用權房的購房者,由于使用權房的產權不屬于個人,產權狀況通常比較復雜,辦理手續時,一定要查清房屋的權屬情況,看看是否有抵押或者同住人,以免未來出現麻煩。由于使用權房的特殊性,外地戶口是不能購買使用權房的,更無法通過使用權房實現落戶的目的。同時,由于購買使用權房的購房者并不擁有房子的全部權屬,所心購買使用權房是無法辦理銀行貸款的,這也要求購房者必須在買房之前準備好全額房款。
一些購房者希望在買完使用權房之后,想將使用權房變為產權房,首先需要在購買之前向房屋的產權單位核實,其所購買的房屋是否能夠變為產權房,有一些產權單位由于種種原因,已經停止了使用權房變為產權房的辦理,這樣的房子就只能維持使用權的“身份”了。如果購房者確實希望將使用權房變為產權房而且也可以辦理的話,業內人士建議最好由使用權房的原承租人去辦理,因為這涉及到工齡等一系列因素,在費用上相差很大。待原承租人將使用權房變更為產權房之后,再按照普通產權房的買賣程序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