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人做什么事都比較習慣打欠條,不喜歡簽合同,因為一份正式的合同包含的內容很多,還得反復擬定,然后打印出來,簽名蓋章。寫分欠條,快速又簡單,但同時也存在很多法律問題,比如,有網友問到:一熟人跟他買房,欠了幾萬塊,打了份欠條,但是當時沒有印油,就沒有按手印,事后想了想,這份欠條沒有按手印是否有效呢?
【律師答復】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因此,你們之間的欠條盡管沒有按手印但是有借款人的親筆簽名,而且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那么這個欠條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解釋】
合同法規定,合同的形式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標準的合同形式,應該由合同雙方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范文本訂立合同。
如果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如果未采用書面形式的合同呢?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另外,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什么類型的合同是無效的?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上述事件中,雖然未采用正規的合同格式來簽訂,但是,欠條可以被視為合同形式中的“其他類型”,只要在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下,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那么,雙方當事人簽字后,就算沒有按手印,合同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