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3月1日起,《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下稱《條例》)將正式實施,不動產登記也進入實際操作階段。這將對房價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哪些不動產權利需登記?
根據《條例》,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著物都屬于不動產。具體而言,共有十項不動產權利需要辦理登記:集體土地所有權;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森林、林木所有權;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法律規定需要登記的其他不動產權利。
根據條例,不動產登記簿主要記載四類事項:不動產的坐落、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用途等自然狀況;不動產權利的主體、類型、內容、來源、期限、權利變化等權屬狀況;涉及不動產權利限制、提示的事項;其他相關事項。
誰可以查詢不動產信息?
有了這些信息,是不是可以隨便查詢別人的不動產信息?當然不是。
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中心副總登記師、產權登記處處長劉燕萍說,只有權利人和利害相關人才能夠查詢信息;相關部門,如司法部門、司法機關需要查詢權利人的財產時是可以查詢的,但必須提供查詢目的和查詢的證件。
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中心法律處處長蔡衛華說,不動產登記對普通老百姓享有的不動產權利沒有影響。“主要是因為《條例》明確規定,不動產權利人已依法享有的不動產權利不因登記機構和登記程序的改變而受到影響。”蔡衛華還提到,原有的發證的權利證書是有效的,如果不賣房子,可以永遠持有原有的證書,原有的證書永遠有效。
專家觀點
并不直接影響房價
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認為,不動產登記制度對房價的影響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不動產登記制度并不直接影響房價,只是會對以它為基礎的房產稅、遺產稅產生影響。不動產完成登記還需幾年時間,房產稅、遺產稅的征收辦法也尚未形成。”
顧云昌說,對樓市來說,不動產登記將會對買賣雙方的心理預期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總體來說,僅一項政策對樓市的影響十分有限。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不排除有些家庭或個人由于不愿進行登記,而處置名下部分房產,“這可能在局部區域導致供應增加。”
顧云昌認為,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實施,將為房產稅的征收提供數據支撐。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提到,不動產登記制度,有助于推動全國住房信息聯網,為房產稅的全面征收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