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險的保障功能和理財功能日益被認可,保險已經在很多家庭的資產配置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在新的婚姻法頒布后,“嫁房子不如有保障的愛情”讓保險相較一般理財產品所沒有的特殊保障功能凸顯出來,重獲年輕家庭資產配置的重視。
圍繞“房子”爭議不斷
婚前買的房子,離婚時不進行分配;一方父母給買的房子,另一方無權分割;一方把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共同房屋給賣了,另一方很難要求追回來……自從進入高房價時代以來,不少家庭爭議的焦點都是圍繞著房子的歸屬展開。按傳統慣例,婚前買房一般都是男性,如果兩人離婚,雙方的共同財產是平均分配的。
但也有不少市民認為,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雖然照顧到了財產的私有,卻忽略了承擔更多家庭責任的女性利益?;橐鲆坏┏霈F問題,女性的權益喪失了原有的保護,特別是全職太太,面臨的可能是“凈身出戶”的風險。
當婚姻中的財產公證、約定、協議,成了具有市場經濟色彩的契約領域,當財產開始成為最不穩定的婚姻鏈接,當“計算的婚姻”越來越多的時候,一種金融產品由于其具有責任、對未來的經濟保障等特點而進入人們的視野。
夫妻互保體現“公平”
新婚姻法解釋的出臺,從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許多既定俗成的婚戀模式,突出了財產的私有化,將資產和愛情分割為相對獨立的個體。這能否讓理性的婚姻徹底告別牟利時代?我們尚在觀望之中,但巧妙運用各類金融產品幫助我們經營愛情和婚姻,倒的確是幸福家庭經營的“正道”。
記者注意到,每個家庭的保險組合往往有所不同:除了夫妻各自為自身投保的情況外,一些針對夫妻或家庭共享的保險產品在市場上也特別受到了新人的歡迎,如被冠以“愛情保險”美名的夫妻聯合人壽產品,以及即用一張保單綁定全家保障的“全家保”等類型產品。
中宏保險的理財專家建議,新婚夫妻可以各自投保1份保單,受益人寫上對方,實現夫妻互保。此外,家
庭財務規劃目標應當通過明確的理財渠道來解決,如果做一個中長期的規劃,明確家庭財務支出的未來目標,例如未來的錢是準備將來給孩子上高中、大學用的教育儲備金,或者作為養老儲備,在多長時間要達到什么樣的預期效果,就要求理財產品具備“長期復利增值”和“資金安全保值”的特點,并且最好具備一定程度的靈活性,以應對未來可能的現金應急需要。
目前,在擁有良好保險意識、注重用保險進行資產配置的家庭中,保費占比可能達到家庭總收入的5%-10%,對應的保額可能配置在5年以上的家庭收入總和。
房產公證相關知識,推薦閱讀:
房屋買賣合同公證辦理流程
房產公證具有什么效力
如何辦理遺囑、遺贈公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