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房屋遺產糾紛鬧至法院時,當事一方才發現對方已將房屋過戶了。過戶所依據的是一份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然而,經鑒別后認定,這份蓋著渝中區公證處公章的公證材料竟是偽造出來的。
轉移繼承起紛爭
現年46歲的譚某與丈夫王九成于2001年12月協議離婚。離婚協議規定,王九成擁有位于渝中區響水橋17號的一套房子,房子面積71.54平方米,價值8萬元。
2002年7月1日,王九成病逝。依據《繼承法》,王九成的房屋等財產當由母親和女兒各繼承一半。當月28日,王九成母親去世,這一半財產繼承權隨之轉移到王九成姐姐王秀德、哥哥王某國及王九成女兒蘭蘭(化名)名下。
從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因對財產分配多次商量無果,且關系越來越僵。一怒之下,王某國于今年2月9日將蘭蘭起訴至渝中區法院,要求依法保護自己和姐姐的繼承權。
房屋已經過戶
起訴期間,王某國聘請的律師調查發現,房屋在今年1月9日已經過戶至蘭蘭名下,房管局辦理過戶的依據是一份經過渝中區公證處公證的贈與合同。這份《贈與合同》的簽訂日期是2001年10月23日,有王九成、譚某及蘭蘭的簽字。
王某國對此大惑不解:弟弟和譚某既然在離婚前就已確定房屋贈與女兒,為什么譚某還要同自己反復商量弟弟所屬房屋繼承權的事呢?而且,他覺得贈與合同上的字跡也不像弟弟的筆跡。5月21日,王某國請求法院對贈與合同進行司法鑒定。
公證書系偽造
27日,法官到渝中區公證處進行調查,公證處出具書面材料,確定贈與合同及公證材料均是偽造:公證處沒有這種格式的《贈與合同》;《委托公證書》上用詞不對;公章上“重慶”二字與原公章上這兩個字區別較大。正宗的公章中間五角星是實心,此公證材料上五角星卻是空心;系列公證材料沒有公證處負責人簽字;按照《委托公證書》和《贈與合同書》上面的編號調看檔案,的贈與公證。
隨后,記者打電話給譚某要求采訪,但譚說工作很忙拒絕了。
■律師說法
重慶某律師事務所律師黃*某認為:這起轉移繼承案中,如查實《贈與合同》及相關公證材料確是偽造,依據《繼承法》第七條,蘭蘭因侵害繼承人合法權益,應當喪失繼承權。
另外,依據《刑法》第280條,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文書,主要責任人將被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等,情節嚴重者處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