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鄭州直系親屬房產過戶稅費減少”,是否確有其事?6日,大河報記者走訪鄭州市房管、稅務部門發現,鄭州直系親屬房產過戶時,交易價格可以自己決定。換言之,直系親屬房產過戶產生的稅費可以減少。稅務部門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鄭州一套92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由父母過戶給子女,如今只需交幾十元,可以少交近9萬元的稅(參見1月7日《大河報》)。
房產過戶,要繳納不低的稅,即便是直系親屬也不例外,而在鄭州,卻再也沒有這種“顧慮”了,因為當地稅務部門規定,凡鄭州市直系親屬過戶房產的,不再由稅務部門評估定價,而是按合同中約定的成交價交稅。換言之,直系親屬過戶房產不必按照稅務系統的報價交稅,可以自行報價。最低可以定到幾十元。比如定價20元的房子,按照4%的契稅和5.6%的營業稅征收,需交1.92元稅,超過1元可開稅票。這對于老百姓來說,節省了太多的錢。這樣的好消息好到讓當地老百姓“都有點接受不了”。
老百姓買賣房產需要交契稅、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等,這些稅費的征收依據,就是房屋的交易價格。房屋的價格越高,繳的稅越多,老百姓的房子用來買賣,繳稅很正常也應該,但在直系親屬之間,要繳過多的稅,則缺乏人性化。據了解,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子女、配偶、祖孫、兄弟姐妹,而且是以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及戶口本為依據,這意味著想要作假也是不可能的,為此,有人擔憂此政策會被利用作為貪官轉移房產的渠道,顯然是多余的。
據了解,直系親屬房產過戶主要分為繼承、贈與和買賣三種形式。如果孩子名下無房,繼承老人房產后再次出售,無需交個稅,但如果名下有房,則需交個稅;如果走贈與的程序,不僅有公證費,還要交契稅。直系親屬房產過戶隨意定價,不僅省去公證費,還少交契稅和營業稅。這對于老百姓來說,是最大的受益者,難怪樂開懷了。
“直系親屬房產過戶隨意定價”看似少繳了稅,國家損失較大,但尊重了家人之間的感情。房子雖然是貴重物品,但相比于家人的情感,卻不是最重要的,家人之間“交易”房子,卻和市場的房子買賣一樣,這極不合理,也讓人難以接受。讓人覺得惋惜的是,“直系親屬房產過戶隨意定價”的好政策僅限于鄭州,并沒有走向全國。在稅負重的背景下制定“直系親屬房產過戶隨意定價”的地方性政策,是受到老百姓青睞的。當然,監管部門也要加強監管,防止人性化政策被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