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的生活怎么樣?為什么許多人不愿意租房而是要背著沉重的負擔買房——
租房戶的酸甜苦辣(民生視線·走近租房戶)
1 年近半百的“老租戶”——
租來的房不是家
租套合適的房子不容易,從此不再相信中介
7月28日下午,租住在北京豐臺區(qū)芳星園小區(qū)的余先生將客廳懸掛的一幅《陋室銘》書法卷起來,裝進箱子。“3年前剛搬進來的時候,感覺這棟房子確實簡陋,但可以成為自己的家。”而現(xiàn)在,余先生決定買房,因為租房的生活讓他體會到,租來的房子不是家。
幾年前,余先生家的老房子被拆遷,全家開始租房。2007年,女兒考上了一所北京市的重點高中。為了給孩子提供較好的學(xué)習(xí)條件,余先生決定先不買房,而是在學(xué)校附近重新租房。
隨后一個月里,余先生跟著中介公司四處看房。每到周六、日,他都會早上10點出發(fā)去中介公司看房,一直到晚上7點才能回來。7、8月份,北京驕陽似火。“早上換一件新衣服,中午就濕透了。”
俗話說貨比三家,但余先生在一個多月里足足看了三四十處房子,卻沒什么收獲。“跑的中介越多,越不相信中介。”
“有時候說是有合適的房子,真去看又說租給別人了,推薦別的房子,或者價格臨時要漲上去。”看的房子多了,余先生又發(fā)現(xiàn)不少中介在暗中抬價。“有一個房主后來告訴我,他們本來覺得2000元多一些就成,但是中介說你還是定在3000吧,戶主覺得中介都這樣說了,干嗎不定高一些呢?無形中把整個地區(qū)的租金都抬高了。”
最后,在朋友的介紹下,余先生結(jié)識了房東任先生。“關(guān)鍵是朋友介紹,兩邊都放心。而且現(xiàn)在一些中介太黑了,我們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中介的費用,也避免了日后溝通麻煩。”雙方最終簽下了租期三年的合同,當年8月,余先生一家高高興興地搬入新房。
合同未到期,房主突然要收回房子
頭兩年,余先生很喜歡自己租的這套房子,雖然不是很大,但周邊配套設(shè)施齊全。余先生指著窗外的公交車站告訴記者,不但孩子上學(xué)騎車只需要15分鐘,自己和妻子上下班也很方便,這里距離家樂福不到5分鐘路程,還有方莊餐飲一條街,服務(wù)設(shè)施應(yīng)有盡有。余先生一邊說著,一邊露出了笑容,“這里讓我有了真正的‘家’的感覺”。
然而,就在入住兩年之后,房主忽然提出想要收回房子,如果不愿退房,就要提高房租,從2200元漲到2800元。
完全陷入了被動的余先生非常為難。由于女兒即將進入緊張的高三,為了不打擾女兒的學(xué)習(xí),余先生找來當時介紹房子的朋友,請任先生吃飯,并說服任先生允許自己一家以原來的價格租住到合同期滿。為了這頓飯,余先生花了整整半個月的工資。雖然如此,想到?jīng)]有給女兒增添煩惱,余先生還是覺得這筆錢花的值。
“因為早就簽了合同,所以我們是占著理的。不過當時周邊的房價確實已經(jīng)漲得很厲害了,原本合同上簽的價格是每個月2200元,要比周圍的平均租金高一些。我說當時簽約的時候你是占了便宜的,如今房價漲了你后悔,這就不成了。但是對方說父母從家鄉(xiāng)過來,需要這套房子,而且房主也是通過朋友介紹才認識的,撕破臉是不合適的。一起吃了一頓飯,最后雙方也算成了朋友,事情才算是過去。”
這件事給余先生敲響了警鐘,租的房子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呀。
房租漲、搬家煩,最終決定買房
今年6月,合同眼見就要到期。房主給余先生打來電話,決定不再出租房子了。由于正值高考期間,余先生每次接電話都會走到陽臺,鎖上門,仔細確認聲音不會傳到女兒房間之后才小聲地和房東商量。考慮到高考事關(guān)重大,任先生也同意讓余先生延期租住到7月。
余先生又開始聯(lián)系中介,尋找合適的房子,同時還要防止影響女兒備考。直到6月8日下午余先生把女兒送進最后一門考試的考場,才算真的松了一口氣。
余先生又恢復(fù)了三年前的忙碌,到處看房。但這一次他決定,一勞永逸,直接買一套房子。雖然如今北京的房價走向完全摸不清楚,但余先生下定決心,必須要有一個“家”。
“考慮來考慮去,決定還是買一套房子。”余先生說考慮買房的原因很多,“我們租的房子很不錯,但裝修時就遇到了麻煩,為了能給孩子的房間提供一個更大的學(xué)習(xí)空間,希望將孩子臥室和陽臺之間的一堵墻拆掉,但是房東堅決不干,我們最后考慮到畢竟不是自己的家,也就放棄了。這件事對我影響很大,如果有一個自己的家,就可以按我家自己的想法來裝修了。”
另一個促使余先生買房的原因就是不斷上漲的房租。畢竟房價再貴,買了是自己的,房租無限制漲上去怎么辦?余先生算了一筆賬,原本2200元的租金對于自家的收入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如今附近房子的租金幾乎比三年前漲了一倍,而收入并沒有提高太多,這樣算下來,買房子更合適。
“最后一點就是,我已經(jīng)快50歲了,實在不想繼續(xù)過這種‘東奔西走恨無家’的日子了。說實話,孩子高考,我們這些年也在考,每一次搬家都是一次大考,心力交瘁,難受呀。”
7月初,余先生的女兒在網(wǎng)上查到自己已經(jīng)被西南財經(jīng)大學(xué)錄取,余先生已經(jīng)完全沒有后顧之憂,第二天就選定了自己看好的一套房子。接受采訪時,余先生說,他很快就要去銀行辦理貸款。“我終于可以有一個家了,要知道,‘家’這個字,頂天的就是屬于自己的房子呀。”
2 奮斗著的“80后”——
租房堅定買房心
合租真煩,當房東真好
常某和林某剛結(jié)束7年多的租房生活,搬進屬于自己的房子。“租房不是不行,但總覺得穩(wěn)定不下來。有了房,才算在北京扎下根。”
2002年,常某和林某大學(xué)畢業(yè)。常某到南方讀研,林某開始在北京租房。“租房不如住自己的房,合租又是租房中最差的一種。”當時畢業(yè)不久,迫于經(jīng)濟壓力,林某只有選擇合租。那是一套北四環(huán)外的小兩居,住四個女孩。
環(huán)境簡陋,林某最初的心情卻還不錯。“剛工作,希望無限,不會因為沒有自己的房子難過。何況,當時同學(xué)都在租房。”
很快,她發(fā)現(xiàn)合租并不像大學(xué)宿舍那么單純,煩心事越來越多。
“電費是分攤的。一開始沒多少錢,但后來有人買了微波爐、電水壺、冰箱,電費一下子漲上去,分攤時會覺得心里不平衡。電話費更麻煩。當時還不是人人有手機,電話誰都要用。有一個月話費忽然特別高,但也只好平分。作息習(xí)慣也完全被打亂。我是白天上班、晚上睡覺,但有的人總是半夜回來,然后洗澡甚至做飯吃。還有人失業(yè)了就在廳里通宵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