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的文繼發和65歲的妻子胡秀明露宿街頭已有兩月。自從4月8日房東不再續租后,老兩口便在朝陽區王四營鄉孛羅營村的燕窩路路邊安了“家”。在此期間,老人曾多次尋找房源,但因年齡太大等原因,一直無人愿意租房給他們。盡管民政部門表示愿意救助,但被老人斷然拒絕。
村頭路邊把“家”安
昨天中午,記者在燕窩路找到了老兩口。文繼發躺在舊沙發床上打盹兒,老伴在一旁整理東西。
文繼發說,白天,他喜歡用收音機聽聽評書,老伴就到附近撿些焦煤或柴火,去菜市場買些小菜回來,在路邊生火做飯。天暗下來,他就和老伴裹緊被子睡覺。“晚上睡不踏實,一過車就醒。”文繼發說。兩個月來,老兩口一共去村里的澡堂洗過6次澡,平時去別人家院子內接點水用,想方便時就去一旁的公共廁所。由于離化糞池很近,老兩口住的地方被“怪味”包圍著。
4月中旬下雨時,老兩口曾躲到村民楊先生家的房檐下避雨。“當時天還冷,兩個老人凍得發抖。”楊先生說,因見老人可憐,他送了老人一把大傘,還送了一個沙發床,讓老人從那時起不用再睡到地上。
無兒無女無房可租
說到自己的經歷和境況,文繼發不時用雙手掩面以平復激動的情緒。
文繼發祖籍在北京,曾在一事業單位工作。1959年,他收了別人幾百元的“好處”,因貪污罪被判刑12年,隨后被送往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泰來縣農場勞改。當時原配妻子含淚和他離別,“此后再無消息,應該改嫁了”。
1971年,他刑滿釋放,然后繼續在泰來縣農場生活。1981年,他遇見了小他十幾歲的河北石家莊人胡秀明,兩人結為夫妻,但未生育兒女。因想念家鄉,他于1982年回到北京,但戶口未從黑龍江遷回。重回家鄉的文繼發發現北京變化巨大,很多親友已失去聯系。他打散工、開小雜貨鋪維持生計。6年前,夫婦倆搬至王四營鄉居住。
“至于現在呢,其實我還有點錢,但租不到房子。”文繼發說,兩個月來他找過十幾處出租房,但“房東一看我們是老人,就找各種借口拒絕”。有村民告訴他:“別找了,單租給一對老人住,沒人愿意租,萬一在房子里發個病、有個閃失什么的,誰都負不起責任。”
老人曾找過的一名房東坦承,拒租的確因為老兩口歲數大,而且沒人照顧,不愿“給自己惹這個麻煩”。
為葉落歸根拒救助
昨天下午,孛羅營村村委會工作人員張女士去探望老兩口。“聽村民反映,老人租不到房,除了年齡等原因,還因為有些村民與他們合不來,不愿接近他們”。張女士稱,目前民政部門正在設法幫助老兩口。
王四營鄉政府民政科科長特先生稱,4月初,兩位老人曾求助民政科,但因文繼發是黑龍江戶口,胡秀明是河北戶口,兩人都非本地戶口,“我們只能走救助站程序。由于到救助站后可能要被送回老家,兩個老人都不愿意接受”。
得知老人目前依然露宿街頭的消息,特先生很驚訝:“當時我給了老人20元錢,讓他打車去租房,接下來就毫無消息,我以為他們已經租到房子了。”
對于是否愿意接受救助的問題,文繼發的態度確如特先生所說。老人表示,他的祖籍在北京,但戶口很難遷回,“試過,但條條框框太多,難得很。我到了這個歲數已無力改變什么,如今只有一個心愿,就是‘葉落歸根’,死要死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