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發展中預見前景把握方向,把企業發展愿景與時代的發展大勢相結合,“順勢”而不是“造勢”。
物業管理發展大勢就是走有中國特色的物業管理之路,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 物業管理條例 》 頒布實施后,物業行業風起云涌,迅速發展。對于物業職業經理人,首要的是在企業發展中預見前景把握方向,把企業發展愿景與時代的發展大勢相結合,“順勢”而不是“造勢”。
一、融入“構建和諧社會”大潮,規劃企業發展遠景
科學的預見性,決定了事業發展的最終方向,方向預見準了,大勢把握住了,路子走正確了,事半功倍,事業就能突飛猛進。
黨的十六大以來,尤其是“十一五規劃”的國富民強的經濟建設戰略,為物業管理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等等,在經濟大步向前邁進的同時,還要構建和諧社會,改善人們工作生活環境,這其中便有歷史賦予物業管理人的使命。當前,房地產業高速增長,物業管理市場迅速壯大,第三產業日益成熟,物業管理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顯突出。
二、走有中國特色的物業管理之路,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物業管理發展大勢就是走有中國特色的物業管理之路,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走中國特色的物業管理之路,物業管理企業要經歷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單一型:這是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原始階段。物管企業按合同辦事,履行物業管理委托合同中明確的責任及義務。
建設服務型:通過物業管理的實施,獲取一定利潤,著眼長遠管理,讓利給業主,建設小區,促進物業保值增值。
產學研型:通過學習,成為有知識懂行業的物業管理人,進而,成為合格的物業管理職業經理人。同時,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寓教于樂,影響倡導小區業主學習,使之了解 《 物業管理條例 》 等法律法規,正確、公平、合理地用法律捍衛自己的權益。
社區文化型:物業管理企業以社區為舞臺,以廣大業主為服務對象,開展各種形式文化活動,不斷創新服務方式,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使廣大業主形成共同的物業管理價值觀,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小區特有的業主行為規范,實現人人關心社區,人人維護社區。從而最終實現社區文明,業主文明,企業發展。
和諧生活型:有了上述四種形式的遞進,局部推動全局,小氛圍形成大氣候,最終使一種全新的物業管理方式誕生:業主足不出戶,享受優質服務,人性化的物業管理服務使廣大業主享受到大家庭般的關愛。屆時,小區設備優良、環境舒心,人與人和諧,人與環境和諧,人與社會和諧。
三、實現物業管理企業可持續發展
只有物業管理職業經理人具備了科學、敏銳的預見性,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務實規劃企業發展的遠景,物業管理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物業管理在我國的發展不過二十余年,老百姓對物業管理還有一個認識、接受、提高的過程,這是國情。作為企業就應在大勢中善于做文章,不追求暴利,在合理利益中,全心全意為業主服務,使業主少花錢,多得實惠;不以管理者自居,通過服務,在細微中感染業主、影響業主;不簡單說教,身體力行,用行動營造文化,構筑和諧。唯如此,才能使物業管理長盛不衰,肩負起構筑和諧社會的重任。 ◇
作者系深圳市華佳宏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