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房屋租賃相比房屋買賣要簡單得多,沒有什么法律問題需要關注,甚至有人認為書面的租賃合同可有可無。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在履行房屋租賃合同時出現糾紛,裝修物的補償問題常成為雙方爭議的焦點。8月11日,記者請皇姑區法院民二庭法官朱曉紅就審判實踐中常見的幾種房屋租賃合同中裝修物糾紛給予點評。
案例一
擅改房屋結構賠償房主損失
2007年7月,萬某將一套三室二廳的房子出租給了陳某,陳某向萬某說明該房屋將用作員工宿舍。隨后,陳某對房屋進行大肆改造和裝修,自行將房屋分成九間由他人居住,還分別裝上了九個電表。萬某立刻找到了物業公司,要求物業公司停了該房屋的電,致使陳某的裝修工程無法繼續。陳某把房主萬某告上法院,要求和萬某解除租賃合同,返還租金14000元,并支付違約金和裝修補償,萬某反訴陳某要求解除合同,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法院最終判決雙方合同解除,陳某須將房屋恢復原狀,并支付萬某大部分房屋租金。
法官點評:承租人在未取得房屋所有權人同意的情況下,私自進行裝修的,因此種行為侵害了所有權人對其房屋的所有權,損壞了房屋的完整性,房屋所有權人有權要求承租人承擔恢復原狀和賠償損失的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八十六條規定“非產權人在使用他人的財產上增添附屬物,能夠拆除的,可以責令拆除;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此項規定為處理上述糾紛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據。
案例二
房主另租他人賠償裝修損失
某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租用李女士43平米房屋的南屋,作為汽校報名處使用,年租金為1萬元,租期三年,時間為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租金為上打租,每半年付一次租金。2007年3月16日,李女士收到房租費5000元,將南屋交付給駕校。后駕校未經李女士同意,在承租的房屋上安裝了“駕校報名處”的牌匾,支付費用6000余元,對室內進行了粉刷,支付費用220元。2007年9月15日,李女士將爭議的房屋另租給他人,做餐飲使用。駕校起訴要求解除合同,判令李女士賠償安裝牌匾損失、室內外裝修損失。
法院認為,因李女士將租給駕校的房屋又另租他人,并已開起飯店,故應認定李女士違約。雖駕校裝修房屋未經房主明確同意,但對房主有明顯的現實利用價擔?岳釓?糠課薟還鉤汕秩āR蚶釓?課ピ跡?賈錄菪0春賢?級ㄆ諳奘褂萌?瓴荒蓯迪鄭?世釓?坑Χ約菪N茨蓯褂玫氖奔湔奐叟獬ァ?
法官點評:房屋租賃合同被提前解除的,應按照當事人的過錯責任分別處理。在裝修未經出租人同意的情況下,因承租人的過錯導致合同被提前解除的,承租人無權要求出租人對裝修損失進行補償,在裝修經同意的情況下,按照合同約定或過錯原則處理。如果因承租人過錯導致合同解除,一般裝修不予補償,如確有較大利用價值,可適當補償,但一般不超過實際價值的三分之一。
案例三
承租人不付房租裝修物歸房主
田某租用閆某的118平方米門市網點用于經營,租期為5年,合同約定:田某租賃期滿,房屋內的裝修不得破壞,與租賃房屋一并交給閆某。在合同履行到第三年時,因田某未按約定給付22萬元房租,并已超過給付房款期限一個月,閆某提出解除租賃合同,但田某拒不騰房。法院依法解除閆某與田某的房屋租賃合同,判決田某給付拖欠的房租22萬元、違約金10萬元,田某按合同約定將所租賃的門市房上的四壁、頂棚上的附屬物等均完好返還給閆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