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樓一兩年了房產證遲遲不到手,未必都是房產證辦不下來,而是房產證已辦好,但開發商拖著不繳納相關費用,拖著不去領回。記者近日從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獲悉,該局近期陸續在網站上公示了幾批不領房產證的開發商,市民可上該局網站查詢,假如開發商拒辦或拒領房產證,業主可要求賠償損失。
網上公示老賴
記者在網站上看到,近日公布的開發單位逾期不領取房地產權證信息,其公示的數據是積存兩個月以上的案件。據悉,從去年年底開始,廣州國土房管局都會定期公示開發商“老賴”,市民如果逾期拿不到房產證,。
據業內人士分析,估計不少開發商仍拖著未繳交相關的費用,國土房管局之所以選擇這么做,是為了催促開發商趕緊補齊各種費用,并領證發放給購房者。該人士表示,預計市民獲知信息后,也會向開發商施加一定的壓力。
業主可索取賠償
日前,有讀者向本報反映情況,李先生看中某房地產公司開發的一間商鋪,并于2005年2月與該房地產公司簽訂了購房合同,雙方約定由該房產公司在90日內,為李某代辦好房產證。合同簽訂后,李某支付了全部商鋪款及辦理過戶所需的稅費,但該房產公司卻遲遲未按約定辦妥房屋產權證。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廣東南國德賽律師事務所律師彭清正,彭律師認為,《合同法》第113條明確規定對可得利益損失的保護。這條法規體現了完全賠償原則的適用,通過完全賠償原則的適用,可以使違約的受害人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或者恢復到合同如期履行的狀態,此時的損害賠償不僅要包括受害人遭受的全部實際損失,還應包括可得利益的損失。
所以,如李先生這樣被發展商無故拖欠房產證,可以向法院提出起訴,賠償自己的利益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