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都一家外企的員工盧女士為了出門旅游,向公司請了病假。然而粗心的盧女士將度假照片曬到了微信朋友圈中,讓朋友們都欣賞到她一路輕松愉快的心情。不久,該公司憑借“朋友圈證據保全”公證,最終成功解聘了這名涉嫌騙假的員工。
盧女士是成都一家外資IT企業的管理人員,平時收入不菲。但由于工作繁忙,她并沒有多少假期能夠出去走走。盧女士便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既可以休假履行,還可以照拿工資。她憑借一些手段集齊了醫院的證明,假稱自己身體患病,請求公司批準病假。由于盧女士提交的各項手續齊備,公司同意了她的請假申請,并按照勞動合同法向其支付了工資和各項補貼。
請假成功的盧女士高高興興地背上背包,踏上了異國他鄉之旅。按照現在年輕人的“時髦”做法,盧女士每到一地,必然拍照留念,并把這些美美的照片曬到朋友圈中,與大家分享。
然而盧女十卻因為把照片曬朋友圈而丟了工作。公司部門負責人陳先生在瀏覽微信朋友圈時偶然發現,在盧女士請假的這段時間里,她的朋友圈動態全都是其在外地旅游的照片。其中不僅有盧女士以各種景區或明顯可識別的標志性地點做背景的自拍,還有照片下面顯示在當地景點的自動定位信息。
如此,真相就水落石出了。陳先生立即上報了公司,并申請了證據保全公證。公證員通過陳先生手機,一步步將盧女士發在朋友圈中的照片、文字以及定位地點等全部進行證據保全,并出具保全公證書。最終,該公司憑借此公證書,依公司管理規定與盧女士解除了勞動關系。
上海勞動律師指出:證據保全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申請,在訴訟發生之前,依法對日后可能滅失或難以提取的證據加以驗證提取、收存和固定的活動。隨著現代社會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涉及網絡內容的糾紛將會日益增多,而由于電子信息內容的特殊性,直接證據不易保存和提取,辦理網上證據保全公證的方法將會越來越被人們廣泛使用。
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上海勞動糾紛律師提醒:如果勞動者采取欺詐手段,購買病情證明騙取休假,其實質已屬曠工,用人單位若經查實,有權依法按照規章制度進行處理。而很多單位的規章制度中對曠工行為規定了對應的后果,最嚴重的情形就是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也可能因此面臨勞動關系的解除。因此,以欺騙手段休病假,很可能面臨著丟掉飯碗的后果,實在是得不償失。